动力电池行业面临深度洗牌 新能源多元化是大势所趋
来源:中国经济网 | 作者:chinacaw | 发布时间: 2019-11-29 | 577 次浏览 | 分享到:

“锂电池的性能已经能够支撑各种动力应用场景下的需求,各种应用全面开花,竞争进入白热化。同时,动力电池完整的研发生产产业链长,涉及多学科交叉,未来动力电池的竞争是整个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竞争。”
  保障电池安全需多方合作 新能源多元化大势所趋
  随着保有量逐渐增加,新能源汽车起火事故频频发生。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安全事故为15起;2018年事故发生35起; 2019年截至目前事故发生59起。青岛特来电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周强指出,电动车事故频发,主要是厂家过于追求能量比和充电速度。此外,早期的电动车处于使用末期,用户使用过程中也存在危险因素。周强坦言,“大家一致认为,解决动力电池的安全问题不是单一环节的问题。”
  “电动汽车的安全始终是第一位的。”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总经理原诚寅强调,“电动车着火多与电池有关,电动车作为新产业,着火事件的敏感度较高,我们需要持续重点关注,保持行业健康发展。”

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总经理原诚寅

  “全固态锂电池是兼顾高能量和高安全的策略,”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俞会根表示,虽然目前固态电池还存在完全阻止锂枝晶穿刺的聚合物复合固态电解质膜尚未突破、固态电解质层与电极层界面电阻较大等问题,但这些问题有可能在3年之内找到解决方案,5年之内实现小试,8年之内进入大规模应用。
  明天氢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王朝云认为,国际上主要经济体抢占产业领导地位,地方政府密集出台扶持政策,为氢能发展提供了机会。王朝云说,近年来,全球燃料电池出货量增长明显,今年预计超650兆瓦。此外,全国已建成加氢站49座,其中今年前10个月国内新增加氢站18座,数量已超过2018年全年;预计今年全球加氢站数约422座。
  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集团副总裁梁锐则明确表示,“今后一段时期内,车企在动力总成方面会采取双重战略,其中2019年传统内燃机汽车仍是主流,2020年后新能源汽车将逐渐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他说,“全球电动汽车产业发展趋势非常乐观,2025年约11%的在售车辆为插电式混动汽车。”
  “电池技术商业化发展迅速,新体系电池、安全技术、快充技术、关键材料等成为核心焦点。未来新能源汽车是主流,电动化是必然趋势,但不是只有电动化代表新能源。” 原诚寅认为,“未来的5到10年,可能是多元供给的能源结构,燃料电池、纯电动、混合动力、插电混动,将是完整的新能源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