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实施集群发展行动
发挥关中地区金属材料综合加工能力优势,支持铜川铝材料 产业加快向终端消费领域延伸,重点围绕再生铝、高端铝型材、铝基材料深加工等方向加快实施项目建设,打造全省优势铝材加 工基地。开展大企业大集团产品配套需求征集活动,组织召开需求对接会,畅通各链条信息渠道,推进铝镁深加工企业与省内西飞、比亚迪、隆基绿能等龙头企业开展合作,提升铝基、镁基材料省内配套率。支持榆林铝镁产业集聚区建设,神府地区重点布局镁及镁合金深加工、镁基新材料,榆阳区金鸡滩循环经济产业园重点布局高强度镁铝合金、铝基新材料等制品研发制造,打造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镁铝轻质材料生产加工基地。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省万亿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和各市(区)专班作用,统筹协调铝镁轻质材料产业创新集群发展中技术创新、市场培育、产业链引育、要素供给等重大问题。榆林、铜川要立足当地实际,摸底分析铝镁轻质材料产业创新发展现状,指导专业化园区做好 铝镁轻质材料产业创新集群培育工作,制定相应的行动计划及时报送省发展改革委。
(二)加大政策支持。充分利用现有资金渠道,优化调整支持方向,加大对铝镁精深加工、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升级、核心技术攻关等领域项目的支持力度。用好制造业企业中长期贷款、科技型企业和项目融资政策,扎实做好企业项目摸排报送,争取融资支持。综合运用信贷、债券、基金等各类金融工具,采取股权投资、以奖代补或后补助、贴息、风险补偿等方式,支持企业降本增效、产品创新和市场开发。
(三)强化要素保障。优先支持铝镁轻质材料产业重大项目列入省级“四个一批” 重点项目管理,在项目用地、能耗指标等方面给予倾斜。由陕西有色金属集团牵头设立陕西省铝镁轻质材料产业专家委员会,邀请国内外铝镁轻质材料技术、装备及相关领域知名专家,为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提供决策支撑。搭建铝镁轻质材料产业服务平台,为企业、人才提供“一站式、一条龙+全流程、全周期、全方位”服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优化行政事项办理流程,提供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建立铝镁轻质材料产业图谱和发展路线图,指导园区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