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访谈-对话安铁成||不确定的时代,要有确定性的抓手——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再思考
来源:中国汽车报网 | 作者: 王金玉 | 发布时间: 2020-08-21 | 2820 次浏览 | 分享到:

编前:当前,中国汽车产业正在逐渐摆脱疫情影响,走向转型发展的深水区。在这样的发展环境下,行业普遍关心中国汽车产业未来会呈现怎样的发展格局,企业要注意哪些问题才能更好迎接接下来的挑战,身处其中的第三方机构又将承担怎样的责任和义务。日前,中国汽车报社社长辛宁与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汽中心”)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安铁成进行了一场深度对话,共同探讨中国汽车产业的未来发展之路。

  ►访谈嘉宾: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安铁成

  ►访谈主持:中国汽车报社社长 辛宁

 

  ♦“未来,我国汽车市场依然存在很大的消费空间,既有刚性需求,也有从低端向高端的消费升级需求;汽车将不仅是舒适的移动出行工具,也会演变为更加智能、休闲的家居延伸载体。” 

  ►辛宁:当前,人类社会正处于百年巨变的历史关口,中华民族正在努力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汽车业也处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而疫情又给汽车工业发展带来很大不确定性。

  就智能网联而言,智能网联不止是工业革命,更重要的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从工业革命到信息革命,人类生产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未来,人类将进入万物互联时代,大数据和智能化将促使社会和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人类社会发展的底层逻辑将由因果关系向相关关系方向发展。对此,汽车产业将如何应对?我认为应该处理好七个关系:生产关系如何重构、环境关系如何平衡、人文关系如何传承、产业关系如何融合、价值关系如何协同、商业关系如何创新、用户关系如何连接。我们需要在处理好这几大关系中找到发展之路。

  在这种新的业态中,汽车产业面临非常大的挑战,也将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对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抱有足够的信心:世界汽车工业的重心正在向中国转移,这里有全球最大的市场承载量。4亿人持有驾照,全国汽车保有量达到2.7亿辆,即使只有10%的换购率,也足以释放出2700万辆的年产销量。中国汽车产业已经进入换购阶段,在消费升级的同时,二手车的发展也不容忽视。新车和二手车叠加,中国汽车每年四五千万辆的交易量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您在汽车行业工作多年,今天又执掌中国最大的第三方汽车科研机构,如何看待这些问题?

  ►安铁成:新业态下,汽车与其他行业的关系发生了明显变化。汽车行业正在发生颠覆性的变革,已经成为涉及范围最广、融合度最高的产业。例如,现在汽车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不再是以机械和汽车专业为中心,而是从传统的锻压、焊接、汽车工程人才转移到了轻量化材料、电气架构、软件等方面。不同产业在汽车上集成、跨界融合常态化,并呈现出“各种专业人才都来干汽车”的行业发展新态势。

  今年以来,疫情促使消费方式出现巨大变革,不仅关系到快消品,对汽车消费同样带来了深刻影响。在传统认知里,汽车消费是在有了一定的感官认识与体验后才可能发生的行为,即认知决定消费。比如,传统汽车消费中有一个能否吸引“消费者到店试车购车”的数据统计,统计的是从消费者车前观察、车内体验、试驾等,并最终发生购车消费的各阶段所需要的时间。这些数据说明,汽车消费一定是经过了逐步认识与体验后才能完成的。但在这次疫情影响下,汽车消费方式发生剧烈变化,线上消费得到了极大促进,目前已经发展成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消费模式。

  我很赞同你对我国汽车行业发展前景的判断——汽车的刚性需求是持续存在的。汽车一旦进入个人生活,人们就离不开它了。随着汽车不断升级与进化,产品功能和使用方式也在发生深刻变革,由单纯的交通工具逐步转变为大型移动智能终端、储能单元和数字空间,兼有移动办公、移动家居、休闲娱乐、数字消费、公共服务等功能。汽车已成为生产生活新模式的重要载体。

  我国已经成为汽车大国,并进入了汽车社会,汽车也已成为人们提升生活品质的有效工具。未来,汽车将会进入更多家庭,演变成为生活必需品,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也将发生变化。例如,每年春节我国南方地区都会出现数量庞大的摩托车返乡大军,以后,伴随着汽车细分领域的扩展、二手车市场的繁荣和人们对舒适生活品质的追求,这部分人的出行模式将会改变,出行工具会从摩托车升级为汽车。未来,我国汽车市场依然存在很大的消费空间,既有刚性需求,也有从低端向高端的消费升级需求;汽车将不仅是舒适的移动出行工具,也会演变为更加智能、休闲的家居延伸载体。

  疫情影响下,汽车行业正在发生深刻变革,我们也在思考如何重新定义汽车。伴随着汽车的发展与普及,人们对使用汽车、车内空间拓展等需求都在发生变化,这需要汽车行业必须跟上用户需求的变化,赋予车辆更丰富的功能,推出特色化、专业化程度更高的细分领域产品。

 

  ♦“我们必须更加重视本土供应链建设,优化布局,实现汽车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当然,这不是短期就能培育起来的,需要行业共同重视,使‘补短板、提水平’成为全行业的关注重点。”

  ►辛宁:疫情对经济尤其是制造业产生影响的同时,也让市场发生了很大变化,比如,网购成为一种新的消费行为,并成为一种消费习惯。这场前所未有的疫情的确给汽车带来很多不确定性,在这种不确定中,汽车行业需要深刻思考未来的发展。

  另外,中国要想成长为汽车强国,必须重新思考供应链安全问题,这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中国汽车报》从2014年开始连续多年进行零部件百强评选活动,我们注意到,去年中国企业进入全球百强的有8家,今年达到了11家。我们发现,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体系与全球供应链的融合度越来越高了,对全球市场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了。

  ►安铁成:在今年的疫情笼罩下,汽车产业链短板更加凸显,打造高效、完整、安全的供应链是行业升级发展的重心。疫情影响下,我国汽车供应链经受了巨大考验,我们也在思考如何构建更安全高效的供应链。

  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是逐步加强供应链全球化与国际化的过程。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汽车工业以“引进、消化、吸收”为主要措施,将国外的汽车品牌引入到中国,这种做法对推动我国汽车供应链的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汽车工业逐步强大,自主供应链体系得到快速发展,已出现一大批服务于全球各大主机厂、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的供应商。中国的汽车供应链实现了国际化发展,中国也成为全球重要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和供应基地之一。不过,我们虽已融入全球供应链体系,并将汽车零部件产品大批量出口到全球各地,但同时我们也在大量进口汽车零部件、材料、装备等。在核心、关键零部件方面,我们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这是我们下一步需要重点培育的部分。我国要建设汽车强国,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就必须要打造具有竞争优势、高效完整的供应链。

  在疫情影响下,全球化的供应链体系遭受了打击,各国都更加注重供应链的安全与稳定,这促使全球供应链呈现多元化、区域化、碎片化发展。这也要求我们必须更加重视本土供应链建设,优化布局,实现汽车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当然,这不是短期就能培育起来的,需要行业共同重视,使“补短板、提水平”成为全行业的关注重点。

  当然,疫情“危中有机”,汽车行业也在积极应对新需求,创造新模式。当前,我国的消费模式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如智能手机、健康码等数字化方式为防疫作出很大贡献,而汽车消费也转为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直播等新营销方式正在丰富人们的购车体验。同时,为了满足防疫需求,汽车企业快速推出了满足CN95认证的汽车产品,打造出了健康的汽车生态。在这个过程中,汽车行业在主动满足新消费需求,在危机中谋发展。

  未来,干汽车将越来越有挑战。人们消费需求的变化、产业的跨界融合等都会给汽车行业、企业提出新要求。汽车人也在不断被“打鸡血”,新材料、新工艺不断应用,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信息化、互联网和汽车深度融合,这些都推动着汽车行业迸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这需要汽车人利用各种技术和积累,学习、掌握和整合大数据资源,提升对汽车的理解,洞察人们的需求,结合新消费形态,更好地引导人们理解和消费汽车。

 

  ♦“中国汽车人正在加快自我成长的步伐;我国正在大规模部署5G网络和推广智能道路基础设施,这将为自主品牌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一流的基础设施环境;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和最懂消费者的互联网企业,这为自主品牌企业培育市场和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我们对中国自主品牌发展智能网联汽车充满信心。”

  ►辛宁:当前,消费模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未来,汽车怎样更好迎合人们的消费需求,这不仅是消费端需要思考的问题,也是整个汽车行业需要思考的问题。汽车行业需要作出理性判断,从用户角度思考汽车功能的设置和未来的发展模式。

  同时,产业的融合让跨界不可避免,未来将是软件定义汽车的时代。由过去的硬件时代向软件时代转变,汽车行业将发生巨大变化,新能源、智能化将是两个重要的发展方向。以产品为中心,用户链接也将发生巨大变化,内涵和外延会不断扩展。在这个不确定性越来越大的时代,汽车行业将发生怎样的变化,怎样应对不确定性是我们必须思考的。在智能化方面,我们可能会有更多作为。

  未来,数据在汽车产业的发展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怎样积累、理解数据,进而运用数据推动产业发展是企业必须掌握的技能,也是行业机构必须思考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最关键的是能不能跟上用户需求的变化。这一路径是过去从未有过的,我们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基础条件具备了,机会就来了。如今车企都在思考下一步智能网联业态的发展,对它们来说,怎样跟上未来发展步伐?

  ►安铁成:汽车产业转型一定是以市场导向和满足消费者需求为前提的。汽车产业将会聚焦满足消费者便利化、差异化、个性化服务需求,在此基础上,设计汽车功能、应用场景、商业模式,并推动产业重塑。随着用户导向时代的真正到来,按照不同使用条件、场景、环境会产生很多便利化、差异化的商业模式,这也是很值得期待的。

  跨产业融合是大趋势。随着软件定义汽车时代到来,汽车行业将发生深刻变革。软件和数据占汽车产品价值的比重将持续上升,未来软件和数据将成为汽车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目前,优势传统整车企业正持续加大投入,积极开展跨界合作,不断完善在软件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布局。业外企业利用自身在互联网、人工智能方面的长期技术积累,以及对消费者的深度把握,也在积极深度参与。在产业大变革时代,汽车行业需要更好利用互联网思维进行深度数字化转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欣喜地发现,自主品牌企业主动迎接变革,积极开展相关探索,越来越多的企业推动产品向智能化数字移动终端转变。

  ►辛宁:智能网联给中国汽车工业带来了巨大机遇,尤其是在5G布局方面,我们走在了世界前列,这为中国智能汽车的发展提供了发展机会。过去,奔驰发明了汽车;福特让汽车快速走向用户;通用细化了社会化分工;丰田的精益生产闻名全行业。这些都是过去近百年间,各国汽车工业留给人类汽车工业发展的财富。汽车工业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有代表性企业,下一个阶段,谁将成为新的代表?我判断,在智能化、用户理解方面,中国可能会领先。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95后”、“00后”正在成为汽车消费的新生力量,他们对企业品牌价值的认知可能会对汽车品牌发展产生影响。未来,企业品牌背后是用户价值的自我实现,企业品牌能否与用户价值吻合,将影响汽车品牌的用户群体。在用户行为特征发生巨变的年代,自主品牌可能会崛起,成为世界上新的代表性企业。

  ►安铁成:我们对中国自主品牌发展智能网联汽车充满信心。一方面,中国汽车人正在加快自我成长的步伐。近年来,自主品牌企业大力突破智能网联关键技术,多家企业已推出搭载L3级自动驾驶功能的产品;积极成立出行公司,加深对未来消费出行市场的理解;坚定推动企业智能化转型,探索构建全新产业生态。另一方面,我国正在大规模部署5G网络和推广智能道路基础设施,这将为自主品牌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一流的基础设施环境。最后,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和最懂消费者的互联网企业,这为自主品牌企业培育市场和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作为汽车行业领先的第三方汽车技术服务机构,中汽中心也在积极按照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水平的央企”的要求重新定位自身的发展,积极履行央企的责任和使命。今年我们作出系列调整,一方面,成立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强化智库功能,去除经营任务,强调公益属性,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效果。另一方面,我们整合了多年积累下来的一大批不同类型的测试评价项目,成立汽车测评管理中心,面向终端,服务整个行业。扎实做好已有的测评项目,服务行业技术发展。这些都是中汽中心作为中央企业的责任和使命。

  我们将回归推动中国汽车技术进步的初心。在不断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同时,将中汽中心努力打造成服务汽车行业发展的科技型企业,无论是面向G端、B端还是C端,都将积极发挥自身的科技、技术能力和优势,为行业做好服务。35年再出发,中汽中心将继续以推动中国汽车产业健康持续发展为使命,坚持“独立、公正、第三方”的行业定位,艰苦奋斗,干事创业,为推动我国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