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粉尘爆炸危险场所应杜绝各种非生产性明火存在。
4.6 安全、通风除尘、粉尘爆炸预防、粉尘爆炸控制等设备设施,未经安全主管部门批准,不应更换或停止使用。
5 建(构)筑物的结构与布局
5.1 安装有粉尘爆炸危险的工艺设备或存在可燃粉尘的建(构)筑物,应与其它建(构)筑物分离,其防火间距应符合GBJ16的相关规定。
5.2建筑物宜为单层建筑,屋顶宜用轻型结构。
5.3多层建筑的结构要求如下:
5.3.1 多层建筑物宜采用框架结构;
5.3.2 不能使用框架结构的建筑物应在墙上设置符合要求的泄爆口;
5.3.3 如果将窗户或其他开口作为泄爆口,应经核算并保证在爆炸时其能有效的进行泄爆。
5.4 有爆炸危险的工艺设备宜设置在建筑物外的露天场所;如厂房内有粉尘爆炸危险的工艺设备,宜设在建筑物内较高的位置,并靠近外墙。
5.5 梁、支架、墙及设备等应具有便于清扫的表面结构。
5.6 疏散通道要求如下:
5.6.1 工作区应有疏散通道。疏散通道的数目和位置应符合GBJ16的相关规定;
5.6.2 疏散路线应设置明显的路标和应急照明。
5.7 有爆炸危险的工艺设备宜设置在建筑物外的露天场所。
6 防止粉尘云与粉尘层着火
6.1 防止粉料自燃
6.1.1 能自燃的热粉料,贮存前应设法冷却到正常贮存温度;
6.1.2 在通常贮存条件下,大量贮存能自燃的散装粉料时,应对粉料温度进行连续监测;当发现温度升高或气体析出时,应采取使粉料冷却的措施;
6.1.3 卸料系统应有防止粉料聚集的措施。
6.2 防止明火与热表面引燃
6.2.1 在粉尘爆炸危险场所进行明火作业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有安全负责人批准并取得动火证;
——明火作业开始前,应清除明火作业场所的可燃粉尘并配备充足的灭火器材;
——进行明火作业的区段应与其他区段分开或隔开;
——进行明火作业期间和作业完成后的冷却期间,不应有粉尘进入明火作业场所。
6.2.2 与粉尘直接接触的设备或装置(如光源、加热源等),其表面允许温度应低于相应粉尘的最低着火温度;
6.2.3 存在可燃粉尘的场所,其设备和装置的传动机构应符合下列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