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助消除地方保护
《方案》中关于消费税改革的另外一个重要看点是,稳步下划地方,拓展地方收入来源,增量部分原则上将归属地方所有。目前,中国汽车产业链的税种主要有消费税、增值税、购置税和车船税,其中消费税和购置税为国税,增值税为中央和地方共享税(国税75%、地税25%),仅有车船税为地税。此外,在消费税方面,摩托车根据排量征收3%或10%,乘用车根据排量征收1%~40%不等,中轻型商用客车征收5%,超豪华汽车(零售价在130万元以上)则需要在零售环节额外加征10%。
目前消费税在生产、进口环节征收,地方政府往往为了扩大税基而争抢产业项目,容易造成低效竞争。现行改革后,“后移征收环节”能够避免上述情况发生。众所周知,现在行业内氢燃料电池汽车项目和纯电动汽车项目比较火爆,有些地方政府跟风上马了不少热门项目,但在实际落地过程中,情况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顺利。“未来税收环节后移,有助于改变地方政府对重视生产端而不重视消费端的现象。对于改变盲目扩建产能的现象将起到一定促进作用。”崔东树告诉记者,例如宝马i3在沈阳生产,消费税需要交给沈阳市,但此次税收制度改革即将改变这种情况。
“《方案》有利于拓展地方政府收入来源,增强地方政府应对更大规模减税降费的能力,也有利于促进地方政府改善消费环境。下一步,财政部将兼顾消费税改革和立法,统筹推进相关工作。”财政部税政司一级巡视员徐国乔如此看待《方案》的推出。徐国乔表示,从短期来看,最直接的利好是地方政府扩大了税收来源,符合稳增长的目标。从长期来看,地方政府还需要调整思路,尽可能促进终端消费,营造更好的消费环境,如旅游开发、餐饮服务、夜间经济等,这和“扩大内需”的逻辑相一致。
中金公司分析报告提到,对于汽车行业来讲,消费税后移能够使车辆出厂价下调,经销商提车价下降,库存车资金占用减少,改善经销商营运资本,其中消费税率高的大排量进口车受到的影响尤为明显。另外,如果以“征管可控”作为前提,由于汽车流通体系是从车企到4S店再到终端消费者,链条比较短,且每款车均有建议零售价,税基清晰,因此从操作层面上来看,汽车行业后移消费税征税环节难度并不大,核心还是要协调好“稳步下划地方”的节奏。“这涉及到地方政府各方面的利益,需要重新平衡。国家需要重新划定税收,这些事情的推进都有难度。”崔东树说。
破除限行限购还需平衡利益
为了促进车市回暖,不少城市都放宽了汽车限购政策,如贵阳、广州、深圳等地,分别以取消摇号购车、增加普通车增量指标及新增额外指标等方式,刺激当地汽车消费。行业内甚至有不少声音表示,未来将会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