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双十一’来看,车辆已不再是限制物流效率的瓶颈问题。”陆涛指出,运输车辆作为一个重要的中间环节,从出勤率、故障率、时效性角度来看,车辆并不是整个“木桶”的短板。
记者走访发现,为了保证“双十一”物流运输高效快捷,车辆销售服务方也给予了很大支持。天津同豪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姚学勇介绍说:“近年来,我们与韵达、顺丰等几家快递公司均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服务方面,我们对这些批量采购的大客户提供‘一对一’服务。在‘双十一’之前,主动为车辆进行维护和检修,以确保车辆正常运行。其次,针对有可能在‘双十一’前批量采购的用户,我们进行了车辆储备,为用户解决后顾之忧。”
需求多样的城市配送市场
物流行业顺利通过“双十一”大考,其各个细分市场的表现如何?又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
“从政策层面上看,今年有几大事件和政策深刻影响着城市配送领域的购车需求。排在首位的当属5·21‘大吨小标’事件,再加上近期无锡桥梁坍塌事故,让治超治限在执法层面越发严格。另外,近年来各地陆续出台柴油车禁行、限行政策,导致轻卡进入城市中心区域的时间被严格控制。这些阻碍因素的叠加,又遇上‘双十一’这个节点,物流快递企业被束缚得有些力不从心。”陆涛表示。
除政策性影响之外,物流快递巨头(包括电商自建物流)的购车需求也有了新的变化。 “‘四通一达’这样的第三方物流与电商自建物流在车辆需求上有着较大的差别,‘双十一’期间,这种差别又被巨大的快递量逐步放大。”陆涛告诉记者,“例如顺丰和京东,虽然两者的发展策略和物流‘属性’不同,但这两家企业的标准化程度要优于其他竞争者,所以它们对于车辆的选型、改装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在各自的阵营中具有一定的标杆化效应。”
“例如京东,由于配送车辆一次性需要覆盖十几个配送网点,因此对车辆内部空间的划分、对货架的设置、对货物的收纳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而德邦物流在重货快递领域耕耘多年,他们对后舱门等相关部件的改装则十分看重。”南京依维柯大客户经理朱自强补充说。
物流快递企业对优势市场的不断深入,已形成了鲜明的购车特色,而为实现自身优势提出的购车需求,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商用车企业未来的车型开发。不少业内人士表示,随着物流企业的快速发展,今后城市配送用车将更注重车辆的时效性、节油性以及空间容量等方面。
萌芽中的冷链、家电物流
不少业内专家对未来“双十一”的交易额和交易量做出了持续增长的预判。同时,“双十一”也是观察中国消费市场的重要窗口,这其中,电商驱动之下的冷链运输市场成为了各方关注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