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监管是“拦路虎”
自动驾驶商业化之所以推进得如此艰难,技术难题和法规监管障碍是绕不过去的坎。目前,还没有哪个国家正式批准完全自动驾驶汽车可以在公共道路上行驶。据报道,通用汽车要求美国监管机构放弃一些汽车安全标准,以便能够部署一支由没有方向盘或其他人工控制功能的无人驾驶汽车组成的出租车队。但是,这一要求遇到了阻力。例如,美国全国互助保险公司协会表示,在数据证明无人驾驶汽车是安全的之前,不应允许无人驾驶车辆在公共道路上行驶。
由于开发成本上升以及监管障碍在短期内无法解决,业内参与者都开始对旗下自动驾驶项目的潜力进行重新评估。康林松指出,保证自动驾驶汽车在城市拥堵地区100%安全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难度远超戴姆勒工程师之前的设想。“当然,技术难题只是掣肘自动驾驶发展的一个原因。即使戴姆勒能够让自动驾驶出租车变得更加安全,面对竞争激烈的网约车服务行业,戴姆勒能否通过自动驾驶车队实现盈利,前景尚不明朗。”康林松说。在他看来,全面部署自动驾驶出租车队无疑将花费大量资金,但盈利却无法保证。
与美国企业相比,欧洲汽车厂商在推进自动驾驶项目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就更多了。众所周知,欧洲很多城市历史悠久,出于保护历史文化的原因,这些城市大多难以大规模改造和扩建,因此道路基础设施远不如美国发达,自动驾驶汽车在这里行驶也就更加困难。彭博社汽车分析师列昂尼德·伯希德斯基指出,不管是欧洲、美国还是亚洲,大城市道路交通情况复杂多变,车辆和行人的行为均不可控,更无法预测。即使是在经过数百万小时的训练后,人工智能最终能够像人类一样在路上行驶,却还是解决不了城市的拥堵问题。
近日,本田汽车社长八乡隆弘在公司总部接受采访时坦言:“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发展面临的障碍仍然很大。”素有“技术宅”之称的本田在开展自动驾驶业务方面,并不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而是将循序渐进推进。一方面要确保自动驾驶汽车的安全,另一方面还要保证定价在合理区间,以实现盈利。八乡隆弘的观点得到了其他日系车企的认同,丰田汽车执行副总裁横山茂前不久曾表示,尽管丰田有100亿美元的研发预算,但该公司始终认为自动驾驶商业化之路“道阻且长”。
“抱团取暖”攻克难关
当然,这些都不意味着自动驾驶商业化已经进入了死胡同。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和实现技术上的突破,自动驾驶社会是可以实现的。J.D.Power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最近一季度以来,美国消费者对自动驾驶汽车和电气化的信心一直保持平稳。J.D.Power执行董事克里斯汀·科洛奇表示:“这表明,消费者现在对新的移动出行技术的看法是非常坚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