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加入协会
CAW认证
简体中文
English
繁體中文
YYYY年MM月DD日 dddd
协会首页
协会介绍
协会简介
协会章程
组织结构
会员单位
入会须知
协会工作
协会动态
协会公告
专题报道
产业集群
协会期刊
质量监督
检验检测
行业资讯
统计数据
国内动态
国外动态
标准法规
政策法规
行业标准
展会信息
下载中心
车轮改装
车轮改装实例
车轮及轮胎OEM配置分析及升级方案
产品大全
会员专区
人才中心
检验检测
协会期刊
联系我们
【周度分析】车市扫描(20191216-1222)
来源:
|
作者:
chinacaw
|
发布时间:
2019-12-26
|
1067
次浏览
|
分享到:
本周车市概述
1.19年12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逐步回稳
12月全国乘用车市场周度零售起步较低。12月第一周(1-8日)的乘用车市场零售相对平稳,第一周日均零售3万台,同比增速下降20%。第一周销量总体偏低。
12月第二周(9-15日)的乘用车市场零售相对平稳,第二周日均零售5万台,同比增速下降8%。
12月第三周(16-22日)的乘用车市场零售相对平稳,第三周日均零售5.6万台,同比增速下降12%。
我们目前保守预计12月的全月零售同比在-4%左右,目前的进度基本与11月相近。由于12月的年末因素复杂,因此最后一周走势不能简单推断。
乘联会每月的周度零售进度走势与月度走势有一定差异性,月度的是稳定的历史数据。周度的是波动的进度数据。前期看车市的进度数据逐步走好,底部逐步抬高,市场需求企稳走好。但12月的零售保守预期-4%,前3周的走势正常,进度基本符合预期。
2.19年12月全国乘用车市场周度批发相对稳健
12月第一周(1-8日)第一周日均批发3.9万台,同比增速下降9%,好于18年同期下滑幅度,也好于11月的第一周下滑幅度。
12月第二周(9-15日)日均批发5.6万台,同比增速下降1%,大幅好于18年同期下滑幅度,也好于11月的第二周下滑幅度。
12月第三周(16-22日)日均批发5.9万台,同比增速下降3%,大幅好于18年同期下滑幅度,相近于11月的第三周下滑幅度。
12月的第一至三周批发走势目前是日均7.4万台,同比下降4%,稍好于11月的同比下降8%的走势进度。
19年12月的批发走势有望走强甚至持平于18年12月走势,但月末的企业仍需要稳健,并考虑2020年的开门红效应更重要。
2017年的周度走势是前后均衡的增长,原因是市场火爆的减税退出前的火爆,18年的12月的批发是相对较差,但部分厂家仍在坚持,因此前低后高走势明显。19年12月的走势应该是相对平稳的态势。
3.19年11月汽车进口12万同比倍增、汽车出口11万增29%
2019年11月汽车进口12万同比倍增、汽车出口11万增29%。
2019年1-11月,中国汽车进口96万台同比降9%,其中11月进口12万台,进口量因基数原因同比增103%,环比10月的6万台倍增。
2019年1到11月份,中国汽车出口111万台,同比增长5%,其中11月出口11万台,1到11月份出口额达到138亿美元,同比增长1%,出口表现较稳。其中11月的电动车出口2.5万台的数量较大,同比增速50%,这也是很好的。
4.19年1-11月新能源车产102万台、锂电池5300万度
根据汽车合格证数据,2019年11月新能源汽车产量10.8万台,同比下降44%;电池装机总电量约615万度,同比下降33%,19年1-11月的新能源车爆发增长到101万台,同比增速17%,电池增长到5294万度,同比增长17%。
1-11月的乘用车电池需求3789万度,同比增长35%,表现很强。其中11月乘用车的电池需求较好,达到375万度电,同比下降31%,需求偏弱。
11月客车的电池需求较低,达到177万度电,同比下降26%,1-11月客车电池用量同比暴降13%,其中的8-11月的电池需求持续低迷。
2019年1-11月的三元电池占比达到69%,较18年上升12个百分点。11月的三元电池占比达到58%,磷酸铁锂大增。
5.上汽与广汽的合作共赢
12月24日消息,上汽集团发布公告称,已与广汽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探讨在新能源、智能化、网联化、轻量化等领域,对战略性核心技术、平台进行联合投资、开发。上汽与广汽共同应对目前车市下滑、对外开放新格局,以及新技术、新业态发展的行业新趋势,两大集团发挥各自优势和便利化资源,实现强强联合。也是长三角和珠三角资源的充分互补,形成中国最大的产业协同体系。
从技术角度,双方联合开发核心技术,上汽与广汽在新能源、智能网联方面各有优势、加之拥有欧美系零部件和日系零部件的差异化优势,对战略性核心技术、平台进行联合投资、开发,应该是有一定促进。
长三角和珠三角资源都是巨大的,双方共享产业链资源,加之供应链的差异优势,双方生产制造领域的协同合作,并在物流等方面开展合作,便利性很强。
随着汽车整车企业向出行公司的延伸,双方聚焦新商业模式,在汽车共享、出行服务、车电分离等新商业模式方面的研究与合作,有很好的前景。
上一篇:
研究表明:使用驾驶辅助系统更容易分心
下一篇:
周度分析】车市扫描(201912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