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生产的逐步恢复,车企效益在6月进入转折点,未来将逐步改善。按国统局数据,1-7月汽车行业利润下滑23%,1-9月汽车行业利润下滑17%,降幅收窄的趋势相对明显。在基数走低的情况下,企业的效益下滑趋势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车市三季度开始进入加库存周期,生产和批发回升对车企及产业上下游效益改善促进很大。四季度和2020年汽车行业的效益应该有逐步改善的空间。
4、2020年市场预测微增长1%
10月IMF及几家著名投行都对世界和中国2020年GDP预测,总体看预计2020年在5.9%左右,前期过度悲观的也向上修正,但较2019年的GDP增速仍是惯性走低。目前判断是建立在中美贸易摩擦暂缓的基础前提上(即中美双方不再加征新的关税)。但2020上半年猪周期的CPI可能维持高位,逆周期调节力度不大。
虽然2020年外部机构预测中国经济增长压力较大,但中国车市有自身的独特走势,在乘用车弱的形势下,依然可以通过投资资金拉动商用车市场的增长,汽车市场的结构性增长周期可以通过及时的政策进行微调,未来随着乘用车市场的恢复,商用车市场会逐步降温。
2019年的车市销量受到国六实施的影响相对低迷,二季度和三季度的增速都是-6%左右。7月国六标准实施,实现了强制去库存的6月当月的零售异常走强特征,但总体看前三季度的增速仍是下滑超预期;现阶段的休养生息、促零售降库存也为明年车市进一步奠定新的基数基础,各品牌也有望轻装上阵。
2020年是国际车企新能源车的发力期,特斯拉的鲶鱼效应会带动车市的新能源车增长。如果插电混动大幅提升性价比抵充一部分传统车销量,增量潜力应该仍是较大的。传统燃油车销量也有望向弱混、油电混、小排量高功率燃油机方向倾斜。
入门级车型需要消费心态的改善和购买力恢复。随着家庭吃、装修等支出分流,居民购车能力下降风险较大。车市增长环境仍未明显改善,终端成交价和车企利润水平仍将处于低位水平。
2019年车市的中西部下滑幅度较大,与中西部的楼市持续增长形成反差。北方和中西部的普及率和销量增速的双洼地效应,这对2020年的车市回升带来新的机遇。
出口市场的结构性下行压力对出口企业效益影响较大,并逐步凸显,抑制消费需求释放。本次进博会对外释放的持续扩大对外开放,降低关税、持续放宽市场准入、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行政举措,继续释放国内优质企业利好信号,体现了中国应对复杂国际经济的大环境下,坚定持续追求高质量经济发展的信心不动摇,对过程中的艰难困苦也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具备迎难而上的强大执行力和决策手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