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耕探寻“智造”路——记无锡戴卡轮毂制造有限公司
来源:三门峡戴卡轮毂制造有限公司 | 作者:chinacaw | 发布时间: 2020-01-02 | 5686 次浏览 | 分享到:

“一部手机管产线”
    20年前的轮毂铸造是纯粹的重体力活,每个岗位必须有人。然而在无锡戴卡轮毂,已实现“一部手机管整个生产线”。“如果某个环节的数据异常,不仅手机能即时收到警报,技术人员还能通过手机立刻进行调整。”戴润向我们介绍说。
    在戴卡的生产车间,放眼望去,流水线上各种型号规格的轮毂分流合流,偶尔见几名工人来回巡视;走到近前,一台台机器人腾挪进退,机械臂上下翻飞,见缝插针地安排着多道工序;再细看,它们还能准确地“认出”轮毂型号、敏锐地“感知”产品质量,聪明地进行计时计数,这些情况又被一条条数据线传向“大脑”……
    戴卡轮毂是无锡市最早一批实施“机器换人”的制造企业,在戴卡轮毂的中控室大屏幕上,显示着纷繁复杂的工况数据。去年车间大数据还只能停留在PC端,如今已基本实现移动端覆盖。这个APP的后台连接着生产线上无数的传感器。半成品轮毂内侧上的二维码标识,经过X光探伤机时,若发现有缺陷,传感器可扫描二维码进行质量溯源,并第一时间传输至APP。“不要小看从PC端到移动端这个变化,其实带来的是预警反应速度的跃升。”技术员收到预警后,直接在手机上操作让问题轮毂转接至次品通道,并根据实际生产情况不断调整后续机器的运行功率,改变了以往发现问题后还需来到产线实操的状况。
                     
    更重要的是,“信息孤岛”的打破,让大数据分析变成了可能。以前判断一个轮毂优良与否只凭经验,如今全靠参数分析。最近,手机上又新增了功能,技术员能随时查看任意型号产品的组件间隙大小、气密性、表面平滑程度等各种数据,一旦数据有异,系统会自动报警,即便人在千里之外,也能远程调试设备,有效管控生产质量。
“机器换人”并不是那么简单
    众所周知,轮毂制造业是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在戴卡,生产一只轮毂同样需要经过熔炼、压铸、激光雕刻二维码、热处理、机加工、气密性检测和涂装等十余道工序,需要大量人工操作,许多工序环境较差,劳动强度还不小。水涨船高的人工成本屡屡成为制造业转型之痛,戴卡轮毂亦不能例外。
    然而,走进车间,满眼都是上下翻飞的机器手臂,工作人员却并不多,2017年初,无锡戴卡进入生产自动化阶段。“传统的汽车轮毂生产是断点式的,即每个工序都是断开的,人均效率很低,在老厂的时候,每个工人年均生产4000多只轮毂。”戴润自豪地说,原材料运进来,经过一条生产线就能让成品出车间,工人数量也从500多人减少到300人左右。然而,他们没有按照预期享受到“机器换人”的红利,其生产线成品率反而从95%暴跌至80%。那段时间的确蛮艰难的。”戴润回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