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新能源车短期进入阶段调整期
新能源车短期进入阶段调整期。车市增长的核心是产品供给和消费者有效需求释放的动态平衡。目前自主品牌新能源车产品提升较快,在消费者使用环节主要关注点上基本实现无明显短板;但性价比优势和产品未来升级方向随着补贴调整和外资新能源的逐步布局而有较大压力。而传统车市场的低迷和诸如小型SUV细分市场规模的萎缩,也将驱使车企探索更多样的销售运营模式。限购城市新能源需求放缓且低线级市场新车需求相对低迷。网约车市场的供给快速增长,但需求不强,进一步制约新能源车发展速度。
尤其是现阶段新能源车的购买主要是支持环保和传统车限购的挤压需求,随着新能源车的各种问题可能被个别媒体夸大描述,形成较大的使用担忧心理,不利于车市消费。
新能源车着火事件和充电不便利等问题已经在逐步改善;二手车残值也是逐步企稳,法规要求也在迭代中臻于至善,这对新能源车市场的发展本来是相对利好。但大量前期投放新能源车的一些负面因素干扰市场认可度,有待车企通过公开透明的处理流程、快速负责的处理态度共同营造良性的市场环境。
随着2020年的国内新能源车竞争进一步充分,新能源认可度会进一步提升,新能源乘用车的谷底回升的潜力仍较大。高端车型领域有诸多车型开始进入实际交付阶段,自主、合资、外资同台竞技,将共同推动中国新能源车独立走强于世界。
二、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结构分析
1.新能源车的新势力持续走好
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发展形势越来越好,各方发展新能源的热情很高。新势力车企逐步成为市场重要参与力量,19年新势力车企的销量逐步接近15%的纯电动份额,蔚来、威马、小鹏、合众、国能、速达、零跑等逐步进入量产周期。
2.19年9月的新能源车的纯电动占77%
9月新能源乘用车呈现均衡发展特征。19年9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到6.5万台,总体同比增速下降34%。9月的纯电动乘用车-30%的增速,体现了补贴退坡前抢补贴的后续影响效果较大。
9月的插混乘用车下滑44%的增速,是较差的表现。由于参与厂家的增多,加之插混的车型逐步丰富,3-5月的插混占比提升,但插混的总体需求偏弱,市场不如纯电动的政策支持力度大。